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下一步要怎麼做·╃?記者瞭解到↟◕,未來我國將用更高的標準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同時堅持PM2.5與臭氧協同治理☁╃↟·◕。
近些年↟◕,我國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從生態環境質量來看↟◕,2021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這十年↟◕,I—III類優良水體斷面比例提升了23.3個百分點↟◕,達到了84.9%;土壤汙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中國實施了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了固體廢物“零進口”的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
中央生態環境強化督察與應急處置專家組成員彭應登告訴新京報記者↟◕,在環境汙染防治方面↟◕,報告深刻認識到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的複雜性↟╃、艱鉅性和長期性↟◕,穩妥地提出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汙染源頭防控的戰略目標↟◕,以避免各地區與各行業制定不切實際戰略與戰術策略☁╃↟·◕。
下一步如何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在今年9月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十四五”仍然要堅持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展廣度↟◕,用更高的標準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我們已經圍繞汙染防治攻堅戰謀劃了八大標誌性戰役↟◕,現在已經陸續推出↟◕,包括重汙染天氣消除↟╃、臭氧汙染防治↟╃、柴油車貨車汙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流域海域綜合治理↟╃、農業農村汙染治理等☁╃↟·◕。
“‘五個統籌’很重要☁╃↟·◕。”他表示↟◕,要統籌減汙降碳協同增效↟◕,這不僅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環境治理向深裡走↟◕,生態環境質量從源頭上↟╃、根本上改變的需要☁╃↟·◕。堅持PM2.5與臭氧協同治理↟◕,“兩者具有相同的前體物↟◕,這兩年我們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2021年PM2.5和臭氧初步實現了協同降低☁╃↟·◕。”他說↟◕,還要統籌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良好的水體要有水↟╃、有草↟╃、有魚☁╃↟·◕。統籌城鎮和鄉村↟◕,治理好農村的面源汙染↟╃、垃圾汙水↟╃、黑臭水體等☁╃↟·◕。統籌好傳統汙染物和新汙染物↟◕,尤其要建立新化學物質風險防控體系☁╃↟·◕。